园林学术

当前位置:深圳风景园林网 > 行业信息 > 园林学术

专家:城市建筑不能一味追求新奇特

标签:  时间:2012-12-20 点击:78609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黄辛 发表评论(0)

  “城市建筑应多点科学!”近日,在以“现代建筑与城市科学”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论坛上,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顾秉林和吴硕贤、杨卫、孙钧等18位院士,以及来自我国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和建筑技术领域的17位专家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众院士专家在会上一致发出上述呼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教授指出,现在许多城市流行盲目贪大、一味攀高的风气。

  据他介绍,目前,全世界20幢最高的建筑,9幢在中国。到2016年,全国不少二三线城市都将出现名列全球100强的超高层建筑。某地甚至还要在两个月建成一幢比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还高10米的大楼。

  虽然这些过分高大的建筑在其所处的环境中显得突兀而缺乏美感,但很可能满足了某些人对政绩和荣耀的追求。“在有些人的眼里,建筑早已被异化了——高度比功能重要,名气比造价重要,形式比内容重要。”王建国说。

  本次论坛的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郑时龄认为,假如一座城市的地标建筑远离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游离于生活在该城市的公众文化心理之外,则无疑是城市公共建筑在美学和文化上的一个败笔。

  他分析说,中国城市建设中许多不和谐的音符来自照搬国外的山寨建筑。美国的国会大厦、法国的凯旋门、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建筑,都可以在国内各大城市找到粗陋的仿制品。比如,上海一所大学的新校区,行政楼是法国式的,学生活动中心“拼贴”了意大利两幢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整个校园的建筑风格似乎是一个脱离了现实文化环境的“洋杂烩”。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曾坚还指出:“我国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增加了对城市致灾因子,如洪涝、暴雨、极端气候等的诱发性,城市的易损性不断提升。”

  郑时龄也认为,现在很多建筑设计一味追求“新、奇、特”,导致了建筑安全系数下降、造价飙升。“无论多么美丽的建筑,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实用。”

  郑时龄特别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谈到,有一些自称使用中国元素的建筑,却呈现出一种异化的民族印象。如沈阳一座大厦,就显示了设计者对“孔方兄”的尊崇和热爱。“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讲,这些建筑只是一些简陋的相似性联想,甚至连联想都没有。”他说。

  郑时龄表示,如果建筑师对自己的作品所要落实的地区、城市,乃至国家、民族缺乏理解、真诚和责任心,就很容易简单地以西方的某些概念和话语来抽象地看待建筑美的标准,发展到极致,就是美与丑的颠倒。

  郑时龄同时指出,要创造当代中国的优秀建筑,必须抛弃求多求快的作风,避免非理性的规划。

  此外,本次论坛上,来自同济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还就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防灾体系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关于我们 -网站会员 -广告服务 -服务声明 -办事指南 -在线咨询 -网站管理
-欢迎您,您是第1017328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