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月下旬,由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主办《时代商家》杂志专程访问了华美绿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魏美娥女士。访谈中,《时代商家》杂志社的吴社长这样评价魏董:“在清水里泡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这就是魏美娥奋斗历程的形象写照。
她坚韧勤奋,内心温热,被员工视为亲人;她热爱工作,曾获“广东省十大优秀职业经理人”称号,是“深圳市首届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她痴迷园林,堪称花仙子。她是深圳市华美绿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魏美娥。
如果有谁目睹过魏美娥走进深圳南山荷兰花卉小镇时那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就会相信,她仿佛天生是花的姐妹,树的密友。
见到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她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对于每一株花,对于每一棵树,她都能讲出原产地、花期、习性以及养护注意事项等等。看着她如数家珍的陶醉样子,真不容易想到她是华美绿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倒会以为她是一直与花木打交道的资深专家。同时,你也完全想象不到,直到16岁,她才第一次走出广东梅州大埔的群山。
那一年,她攥着村中三十多个好姐妹们一元两元为她凑的72元路费,忐忑不安地一脚迈进城市,也从此踏上了艰难又辉煌的创业之旅。“在清水里泡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这就是魏美娥奋斗历程的形象写照。
第一桶金,汗水铸就
无论是在广州还是在深圳,无论是在大酒店还是在制衣厂,年轻的魏美娥都没有忘记初心:如何能彻底改变命运,何时能如愿孝敬父母?
在喧闹的大都市里,魏美娥四下打量,灯红酒绿与她无关,高楼豪车与她无关,看着自己的双手,除了空气,几乎一无所有。那么,善良是不是财富?勤劳是不是财富?不畏艰难是不是财富?诚信守诺是不是财富?
魏美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是的,它们都是财富。
在衣食无着流落街头的日子里,在被追讨暂住证不得不女扮男装的日子里,魏美娥也要定期给村中的姐妹写信,而且不是一封两封,一写就是三十多封。她知道,每个给她凑了路费的姐妹,都渴望从她的信中了解山外的世界。因此,生活再苦,工作再累,她也不允许自己退缩偷懒,因为她知道,那些依然困守山中的姐妹,都在盼着她能为她们趟出一条人生的新路!
进城后的第三份工作,入职深圳名人俱乐部,让魏美娥找到了感觉。她每天最早来,最晚走,在她的心中,工作根本不分份内份外,卫生清扫、检查门窗,往往是这些细小的事情,最能成就人。也就是说,好习惯是人生最大的财富。魏美娥性格爽朗平易,很容易赢得别人的信赖和欢迎,很快就成为俱乐部里的业绩冠军,不久又升职担任部门经理。
如果说走出大山是魏美娥人生的转折点,那么名人俱乐部就是魏美娥事业的转折点,因为,在这里她找到了创业的方向。
那时俱乐部周边有很多经营花卉的苗圃,天长日久,苗圃老板们大多非常欣赏魏美娥的工作热情和能力。通过跟这些老板的沟通交流,魏美娥意识到花卉市场有广阔的空间,而且自己出身乡村,种花种草几乎算是本业。于是,她大胆做出决定:自主创业!那一年,是1994年,魏美娥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谈及创业初衷,魏美娥至今深有感触:“走出大山是为了孝顺父母,创业则是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未来。”
由于缺乏启动资金,魏美娥只能租下一块别人都不要的土地:地势过高,白天缺水。但是,从来不怕吃苦的魏美娥说:白天没有水,我半夜起来浇水行不行?
魏美娥一个人,背着孩子,照顾六千盆花。每一株,都要过手无数遍。松土、施肥、浇水、扶枝,每项工作依序做一圈,就是两万四千个动作。一年下来,她日夜无休。最忙的时候,有一次儿子不小心掉进了枯井。所幸上天保佑,儿子毫发无伤,好像一个奇迹。
天道酬勤,经过精心照料,魏美娥的花如期开放,“我种的花没有一盆不漂亮!”魏美娥骄傲地说。良好的品质很快吸引了顾客,一名港商慕名前来,并以每盆20港币的价格包下了所有的花,并承诺90%出口。一年下来,魏美娥稳稳赚了10万元。
10万元,对当时的魏美娥而言,不啻天文数字。但在她眼中,这10万元,已经不是钱,而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确证的结晶:原来,我也可以做成这么大的事!
魏美娥的生命,正由此开始,迸发出耀眼的光华。
借鸡生蛋,诚信为本
同多数企业家一样,魏美娥的办公室里也挂满了书法作品。不同的是,这些作品都出自魏美娥父亲之手。魏美娥介绍说,父亲是故乡远近闻名的书法大家,每到春节,村里的人都会来向他求字,他从不拒绝,有时甚至顾不上吃团圆饭。在他心里,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这种诚信也深深地影响了魏美娥。华美绿公司图册的第一页上,一个印有诚信的古鼎格外引人注目。“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立业之基。”魏美娥说。
尝到种花甜头的魏美娥并未裹足不前,她记得母亲的一句话——养猪的不如卖猪的。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足够的生存智慧。1995年,魏美娥在花卉市场租下一个最便宜的三角铺位,命名为“华记花园”,正式转变模式,将种花改为卖花,将以往的养植变为贸易。
然而一开业,魏美娥就面临了一个大难题:没花可卖。自己在苗圃里种的花早就卖光了,拿什么卖给顾客呢?聪明的魏美娥很快找到了办法,借鸡生蛋——以市场价收购周边商铺的花卉,重新包装后再高价卖出。
“这其实卖的是创意,我把丛花分种在几个小盆内,并附上不同的主题,顾客自然愿意买。”魏美娥解释说,“我还会毫不隐瞒地告诉每个客户我的花比其他地方贵,我不怕卖不出,因为我的花质量最好。”此时的魏美娥,已经无比自信。
除了创意和诚信,魏美娥的热情也让她留住了一大批回头客。魏美娥会微笑着给每个来华记花园的人送上一瓶矿泉水,“买花的人送给我钱,不买花的人则会送给我人气。”魏美娥的珍惜与感恩,就是如此彻底。不仅如此,魏美娥又接连推出了买花送肥等优惠。很快,销售额大增,单从同行进货已经不能满足销售,于是,她开始从广州芳村拿货,并不断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开了市场。
在魏美娥的努力下,华记花园取得迅猛发展。1999年,魏美娥正式注册“华美绿园艺公司”,一个大型的园艺绿化工程施工的综合性园艺绿化公司由此诞生。
技术为本,勇于创新
在魏美娥的带领下,华美绿只用了短短六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质的飞跃:截止2005年,华美绿注资由50万元增加到500万元,坐拥1000平方米门市、4000平方米苗木场和1000亩小石船木基地。
但此时,魏美娥却并未在胜利面前沾沾自喜,她意识到传统花卉局限于室内,市场有限且已饱和,公司要想发展必须另寻出路。魏美娥瞄准了室外绿化工程。但是,转型伴随着阵痛,华美绿在室外绿化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2005~2007年,华美绿的业绩持续下滑。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扭亏为盈,魏美娥重新布局,并加大投入充实公司硬件,在短短几年内将公司由三级资质提升为国家园林绿化一级资质,这为华美绿在国内外园林市场跑马圈地、大展拳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位于深圳湾的红树林生态公园,绿树如茵,繁花似锦,是广东省沿海红树林种植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魏美娥最为自豪的项目之一。在她看来,红树林科研项目的社会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真正的企业应该要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因此,为了解决红树科植物的淡水养植难题,华美绿不惜重金聘请专家,经过几个月的技术攻坚,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在深圳湾用红树林编织出了一道亮丽的彩带。
目前,红树科植物淡水养植已获得国家专利,成为华美绿众多技术利剑中的重要一柄。2014年,华美绿更是入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关爱员工,团队稳定
作为副总经理,周粉莉已在华美绿工作近5年,她却不敢称自己为“老员工”:“华美绿有很多工作十几年的员工,大家都愿意跟着魏总干,这是为什么?因为魏总有思想,爱学习,关爱下属,华美绿就是我们的家!”
魏美娥给自己的定位是企业的“大家长”:“我和员工就是鱼与水的关系,我一天都离不开他们。大方向我定,具体执行要靠他们,我现在很依赖员工。”
曾有一段时间,由于经济环境所限,华美绿一度陷入低谷,资金周转也受到了严峻考验。但是,让员工深感意外的是,那一年不仅奖金照发,甚至比往年还要多。他们后来得知,为了给员工发奖金,魏美娥卖掉了自己的住房。
魏美娥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她就像一块海绵汲取水分一样疯狂地学习。”周粉莉说。从1999年开始,魏美娥先后考取了农艺师资格和农林高工证,并完成了清华大学MBA课程和北京林业大学函授学习。就在采访的当天,魏美娥还抽空去听了一场关于资本运营的讲座。
不仅如此,为了让自己的员工在学习中不断提高,魏美娥还自掏腰包送员工到各地培训。“仅高管层的培训费每年就花了几十万元。”周粉莉介绍说。谈及原因,魏美娥解释说:“年轻时吃过没文化的亏,一份合同,别人看五分钟就够了,我要看五个小时。因此,不想让他们重蹈覆辙。而且,对一个团队而言,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不优秀,他早晚也会优秀起来。可是如果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优秀,他早晚会变得平庸!”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华美绿已经聚集了一批拥有工程、管理、经济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他们就是我最大的宝藏。”魏美娥坚定地说。
深谙感恩,回报社会
如今,华美绿已经成长为一家集园林绿化施工、绿化养护、市政工程、造林工程、苗木供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并多次获得省级风景园林优良样板工程金奖和国家级优秀园林工程奖。
“在深圳立足打拼了十几年,如今取得了一些成绩,最想为家乡的发展出点力。”在采访过程中,魏美娥提到最多的就是感恩。目前,魏美娥已为家乡捐建了几所小学,并在梅州开设了“华美绿梅州分公司”,她希望可以在“扮美梅州、扮靓梅州”方面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
采访结束,魏美娥马不停蹄地赶往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冒峰山的苗圃种植基地。此时,夜幕已然降临,鲜有人知魏美娥几天前扭伤的右脚已经红肿不堪。一路走来,魏美娥就像一株倔强的小草,在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惊人的奇迹。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株小草会成长为那高山之巅雄伟苍劲、巍峨挺拔的参天松柏,“让绿色遍布神州,把美丽装满世界!”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