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方式变革密切相关。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者关系如何?如何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新型文明。生态文明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发展方式的性质决定了生态文明的可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发展方式变革。从广义上理解,发展方式包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变革包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内的发展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建设新型生产方式
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是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方式。
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社会为中介,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以实践为纽带,这种社会中介和实践纽带就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式。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是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方式。
(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环境的文明关系
生态文明表现为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实践,要求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人类生存既要利用自然又要保护自然。要把生态环境作为生命系统来守护,把生态环境作为人类家园来爱惜,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空间来建设。
从历史上看,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状况密切相关,文明的转型往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型。狩猎文明依赖对动物的捕杀,这种文明是以动物种群的减少、生物链的改变为代价的。农业文明依赖对土地的开垦,这种文明是以植被破坏、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为代价的。工业文明依赖对矿藏的开发,这种文明是以污染加剧、气候变暖、物种锐减为代价的。当依靠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的生产方式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根基时,生态文明的潮流就顺势而出。尽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利益矛盾错综复杂,从观念到行动困难重重,但文明总是在开辟自己发展的道路,新型文明总是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二)发展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社会条件构成发展方式
人类社会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客体,发展是人类社会在自然环境中的自我发展实践。发展既包括社会生产实践,也包括社会生活实践,是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发展既是社会活动的目标,也是社会活动的过程,还是社会活动的结果,追求发展、努力发展、实现发展,构成了发展的无穷运动。发展既有历史连续性,又有历史间断性和跳跃性。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发展的历史,其间包含着发展的停滞、曲折甚至倒退,也包含着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构成了千回万转遮不住、大江直泻向东流的发展景观。
发展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社会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的总和构成发展方式。发展方式表明,社会以什么样的劳动工具和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社会在什么样的产权关系中从事生产,社会的交往、交换、分配关系是怎样的,社会的财富增长基础和途径是什么,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是怎样的,社会依据什么规则、按照什么标准满足需求、发展自身,社会是怎样对待处理个体与群体、当代与后代、民族与世界的利益关系的,人类怎样行动、应对共同面对的生态问题等。从发展方式的实质看,发展方式由生产方式决定,并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等诸多因素制约。从发展方式的联系看,生产与消费互为条件,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牵引生产方式。从发展方式的内涵看,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序列中,经济发展方式是发展方式的基础,决定着发展方式的性质和水平。经济发展方式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主要有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经济关系的社会属性、政治体制的引导能力、发展理念的价值导向等。
发展方式是一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产物和标志,因而是历史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规律调整转变。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也没有永久适用的发展方式。发展方式转变是一种社会历史的事实和经济社会运动的内在要求。
(三)生态环境是发展方式的一面镜子
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中与自然交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反映了人的社会关系,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并不仅仅是一种自然产物、一种环境文明,而且是一种社会产物、一种社会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抽象的、固定的,而是历史的、实践的。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状况是人活动的一面镜子,准确地说,是人的发展方式的一面镜子。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建立新型的发展方式。生态文明提升发展方式,发展方式决定生态文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
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党的十八大在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强调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实际上表明了以发展方式变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而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生态意识逐步强化、环境保护取得成效的同时,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凸显。
我们必须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但同时,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广大群众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城市空气污染现象尚未有效改观,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生态功能退化等状况还在发展。我们的扶贫减困任务仍很艰巨,但是日常生活中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灯红酒绿、奢侈消费现象也屡见不鲜。
主要依靠物质投入、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并且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社会原因。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进行根本性变革,生态环境就不可能出现根本性改观,就会继续出现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根据多重标准做出分类。如从狩猎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变,是根据劳动对象的变化;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能源的低碳经济,向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能源的高碳经济转变,是根据主要能源类型的变化。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动植物、土地等自然资源获取生活资料,生产工具简单,科技不发达,经济发展缓慢,缺少变革。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机器大规模生产,对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充分甚至过度开发利用,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因此,生态文明呼唤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内在地包含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观,包含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必然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也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构建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相协调的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生态文明建设统一于科学发展实践,科学发展推动发展方式变革,实质上就是在推动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的发展方式变革。
正确把握重大关系妥善处理复杂矛盾
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基础相协调,社会和谐与生态建设相协调,公民权益与生态责任相协调,资源分配与生态公平相协调,文化传统与生态文明相协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任务长期艰巨,变革重大深刻,必须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正确把握重大关系,妥善处理复杂矛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生态基础。
经济发展与生态基础相协调。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还将继续增长,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将继续增长。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日益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现有的资源环境条件能否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构成了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必须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把坚持科学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加强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注重生态修复,从而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
社会和谐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产生活环境恶化、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甚至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因此,社会和谐要求生态和谐。同时,社会和谐稳定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长期和平、稳定、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有序推进,必须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与合力才能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和谐与生态建设相互依存、良性互动,就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循序渐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公民权益与生态责任相协调。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人们可以自由享用,环境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人们为生态建设而投入的产出效益可以由他人分享,同样,人们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也要由他人承受。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公共事业、社会事业,只有每个公民都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才能建成生态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强化公民意识、履行公民责任。
资源分配与生态公平相协调。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城乡居民、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过大、资源分配严重失衡状况,使社会公平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得到很好体现。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还影响到生态公平的实现,也就是环境资源条件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不平衡。如全国仍有近2.5亿农村居民喝不上干净水,4万多个乡镇中大多数没有环保基础设施。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及评价,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和从中受惠。
文化传统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要求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同时,一些文化心理、交往习俗、消费习惯等,需要改变更新,如宴请讲求丰盛、仪式讲求盛大等,与节约环保的要求不相符合。建设生态文明,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创新文化做起,让生态文明文化深入人心,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性变革。
(作者: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