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深圳风景园林网 > 信息公开 > 行业动态

智慧城市 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标签:  时间:2013-03-14 点击:2155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任佳 发表评论(0)

  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能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上,包括北京市东城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温州市等90个城市 区、镇 通过审核,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在90个试点中,有地级市37个、区 县 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有3年 5年的创建期,此后由相关部门组织评估,并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市 区、镇 进行等级评定。评定等级将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中国在经历了前几轮大规模的投资刺激后,传统项目的边际效应已明显下降,新型城镇化成为未来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将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等先进理念融合到城镇化的过程中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最迫切的课题之一。

  目标——保障城市健康和谐

  据悉,智慧城市建设阶段目标是“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城是基础设施环境,市是人类活动,城市体现了人与环境、社会的依存关系。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在于民生,在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政府和市长角度,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以及“快治病”,保障城市健康、和谐发展;从企业角度,如何利用智慧城市的技术手段,提升企业自身的运营效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如何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从百姓角度,如何让百姓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惠民”。这些都是智慧城市要解决和实现的目标。

  智慧城市的目标不仅仅要高起点构建顶层设计,也要高标准构建智慧型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地推进智慧型产业发展,高效率地推进智慧型示范及应用,高规格、高水平地建立智慧型城市发展协调机制,智慧地建设生态城镇、美丽中国。

  条件——规划、资金保障需具备

  如何创建智慧城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据悉,智慧城市试点管理流程为申报、评审、签订任务书、创建及验收。申报的城市(区、镇)应具备4个条件: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已有明确的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指标包括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服务和智慧产业与经济4个一级指标。其中,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指标还分为保障体系、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与数据库三类指标,涉及无线网络覆盖、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安全等多项指标。智慧建设与宜居指标分为城市建设管理、城市功能提升两方面,涉及数字化城市管理建筑节能、垃圾分类与处理、供水排水燃气系统等多项内容。智慧产业与经济指标则包括产业规划、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三方面,涉及创新投入、产业要素聚集、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内容。

  路径——规定、自选、创新动作

  智慧城市管理路径为:依据智慧城市试点指标体系,进行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和创新动作的建设。规定动作——城镇综合运行平台,标志性成果是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实现城市信息的共享交换与业务协同。自选动作——体现出城市管理、功能提升、运行服务等的水平,如饮用水安全监测、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垃圾处理等公用市政管理,建筑节能能耗平台,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管理系统和社区服务系统建设等。创新动作——对城市进行通盘分析,找准城市发展定位,进行城市创新指标和项目建设。

  当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组建了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进行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和关键技术、技术线路、典型应用和推广体系的研究;成立了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围绕城市综合运行平台的建立进行政学研等各要素集聚,与城市进行有机的对接和服务。

  据了解,各试点城市应遵循“合理的规划、可行的法规、必需的政策、优良的环境”等原则,开展工作。合理规划建设项目、运行服务、投资方式等,制定出反映绝大多数人意愿的政策,让政府、企业、民众等形成一种信任关系。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动员社会各种要素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行,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各试点应合理规划、创新思路、找准城市发展定位,进行城市创新指标和项目建设。

关于我们 -网站会员 -广告服务 -服务声明 -办事指南 -在线咨询 -网站管理
-欢迎您,您是第1017328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