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大气环境需“标本兼治”
近来,我国南北方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受到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大气污染治理再次被高度聚焦。本届“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们也纷纷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支招,认为治理大气污染,根本是调结构、转方式,必须采取政府调控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法,从源头、外部环境等多渠道入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严控煤炭等能源的开采使用
我国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燃料燃烧、交通污染及生态环境产生的沙尘等因素。而作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大国,我国能源仍然以煤炭为主。在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燃煤占七成以上。据统计,每年仅华北地区消耗煤炭近10亿吨。
农工党中央对此提议,开展节能减排、控制污染物排放依然是治本策略,应从国家层面,全面系统地控制空气污染排放,严控重要污染源,尤其是科学合理地制定煤炭等能源的开采、使用。同时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
全国政协委员俞光岩则提醒,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也日益增加,必须下决心控制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尽快彻底清除行驶过期以及排放超标的机动车辆。同时尽快实现燃油油品质量升级,制定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开征环境税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环境税开征口号喊了多年,至今却仍为空白。全国政协委员付志方表示,在目前我国税收体系中,只有部分税种涉及资源环境保护和管理性质,大部分税目和税率的设计并没有全面考虑环境保护成本。特别是针对煤炭这一能源消费主体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税额高低主要取决于煤炭资源的开采条件,与其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影响没有直接联系,也就不能有效地将环境成本内部化,无法充分发挥税收抑制污染、保护环境的作用。
他建议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包括逐步扩大资源税和与环境相关的消费税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并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计税方法;继续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合理提高各类排污费征收标准。按照“谁征谁用”的原则,适时以地方税种的形式开征环境保护税,专门用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积极性。
建立农村大气环境生态补偿制
大气污染具有区域性,因此需要建立各省区联防联控机制,这一观点被委员们普遍认可。对此,农工党中央提议建立国家考核指标,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并建议将PM2.5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保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付志方则建议成立区域性大气污染管理部门;建立一批诸如跨行政区的环境监督等新机制;重视“生态补偿”,建立农村大气环境生态补偿制度。他认为,城市是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受益者,而作为提供者,广大农村支付了成本,也折损了部分发展机会。因此,应该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城乡间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农村大气环境保护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弥补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价值的损失,并最终在条件成熟时把自然生态系统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