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深圳风景园林网 > 信息公开 > 行业动态

美丽中国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

标签:  时间:2013-01-21 点击:2000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龚建文 发表评论(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表述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时代的高度,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对人类过度开发的反思,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是当代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主动引领。我们不仅要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走向和谐幸福,还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新概括和新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科学认识生态文明。毋庸讳言,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当前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将生态文明内涵仅仅停留在生态层面上,这种片面理解影响生态文明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建设内容的系统性和建设成效的全面性。一些地方把生态建设或生态创建活动等同于生态文明建设,或者仅仅注重生态产业建设,而忽略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个误区是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作为对立矛盾来理解,全面否定工业文明。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螺旋上升的。生态文明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吸取人类社会历史所有文明成果基础上,尤其是在吸取工业文明精华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只有辩证地分析生态文明与历史上其他文明的关系,才能更深刻地洞察生态文明的本质和科学内涵。我们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理解生态文明:

  其一,生态文明是和谐的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取向。生态文明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批判地吸收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通过资源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修复自然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

  其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业文明将人类物质文明建设推向了一种极致,而工业文明最大的缺陷在于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没有兼顾或者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生态关系,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使发展变得不可持续。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因此,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其三,生态文明是社会新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应仅仅限于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也不应仅仅限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而应是一次文化大变革,是整个文明形态的转变与升级。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消费模式,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政策制度,都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一方面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不断深入,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在不断增强。尤其是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赋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标,具有十分宽泛的内容,主要包括:发达的生态产业,绿色的消费模式,永续的资源保障,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出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美丽中国,象征的是一个更加健康、全面、科学的永续发展之道。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新路径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把握时代潮流的战略抉择。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主要特征,这种生产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许多思想家对此进行过反思,尤其从1972年以来,《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等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全球共识。由于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不能享受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我国是以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向工业化迈进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生态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已集中出现。因此,从生态文明出发,建设美丽中国也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道路提出了更高要求。它意味着我国决心在新的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以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摈弃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形式,采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进行无废料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建设生态文明,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抉择,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变生产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传统工业社会的生产模式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在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自然资源,污染着生态环境,导致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文明社会的生产模式是以“资源产品废物废物加工利用再生资源”的方式转动起来的,是一种非线性的和循环的生产模式,在物质循环中尽可能地利用资源,以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特征,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人类生产劳动能够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发展方式,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价值观的转变,带来生产方式转变。只有以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才能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既使当代人增加财富,过上好日子,又为子孙后代保存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从而保障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关于我们 -网站会员 -广告服务 -服务声明 -办事指南 -在线咨询 -网站管理
-欢迎您,您是第1017328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