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新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池州市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市,非常珍惜这一机遇,紧密结合池州实际,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做法,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探索建设具有池州特点的“渗滞为先、蓄排结合、净用相成”的海绵城市模式。
一、厚实的生态本底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基础
中央要求“尊重自然格局,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气象条件等,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从框架上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池州因其得天独厚的区域条件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建设海绵城市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始终保持优越生态环境。池州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丰沛,植被茂盛,生态优势突出。主城区滨江环湖,清溪河、秋浦河、白洋河穿城而过,平天湖、月亮湖、天堂湖等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总量58亿立方米,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在Ⅱ类以上达75%,城市地表水质达标率100%;全市森林覆盖率60%,城市绿化覆盖率43%,城市绿地率38%;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9.2%;市辖各县全部为国家级生态县。历年来,池州始终坚守“生态立市”理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确定为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自此以后,特别是市三届政府以来,池州坚持把生态建设始终作为社会之本、经济之要、城市之魂,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着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三区”发展战略,夯实优良的生态环境,凸显池州生态城市特色,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坚实的内在需求。
大力发展生态相融产业。作为皖江城市带的主轴城市之一,池州市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新机遇,主打生态牌环保牌,同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探索总结出“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的发展思路,紧紧依托工业、旅游两大产业的支撑作用,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在工业发展上,将适合池州发展,对空气清洁度、地表水洁净度等环境质量要求极高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两高一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落实项目环保、能耗、用地的审批制度,抬高工业项目进驻“绿色门槛”,否决重污染、高能耗项目,实现“保一方好山水,富一方老百姓”目标。突出工业园区的承载作用,先后在沿江一线规划建设了1个国家级开发区、5个省级开发区,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的集聚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商贸旅游业发展上,编制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整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大力发展高端商贸服务业、区域物流业,融合发展旅游、文化、体育、服务业,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努力打造世界佛教文化观光胜地和国际生态休闲城市,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持续的外在条件。
科学布局城市空间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优先,先后编制了《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以及各项专项规划,率先开展城市边缘区规划研究,搞好城市总体框架布局。市域已形成沿江发展带、内陆联系轴、三个城市功能片区“一轴一带三片区”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采用组团结构,划分城市的不同主体功能区,结合自然空间肌理和点—轴发展理论,界定城市的生态底图控制区、城镇化引导区和乡村发展协调区,进行规划指引。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开展流经城区河流的综合治理,贯通城市水系。抓好保护性开发,在主城区核心地带,建设40平方公里齐山—平天湖5A级风景名胜区、4.36平方公里的城市湿地森林公园,维护了城市生态平衡,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二、科学的管护措施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根本路径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有力的推进实施才能完成。为此,池州市着力抓好以下工作:摸清家底。详细了解城市水系、湖泊湿地、城区环境污染源、内涝多发地段、水资源消耗预测、气象历史资料、地下管网分布和老旧小区现状等情况,形成工作清单。深入分析各领域曾经遇到的难题,提出工作对策和建议,为后期建设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修编规划。按照顶层设计先行思路,编制海绵城市控制性详规、城市供排水、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防洪抗旱、节约用水综合规划、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抓好规划之间的衔接。测算成本。参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测算相关试点工作及项目的建设成本、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考虑地方政府财力状况、国家和省财政补助资金、项目后期管养等,对准备实施的项目进行定性、定量测算,比选试点建设的方式,防止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避免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编制项目。将试点工作细化为一个个具体可控的项目,分年度排定,确定建设目标、资金来源、责任单位和工期等。按照降水径流控制存储、老旧小区污水排放、企业居民用水供应、道路施工、园林绿化等先后次序,从最紧迫、最需要的环节着手,以期达到重点优先、以点带面、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目标。统筹推进。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融合到皖南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城市防洪、城市环保、生态建设等之中,推广利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施的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做到同步实施,系统推进。
三、共担的社会投入机制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有力支撑
海绵城市建设无论是蓄水、治污,还是雨水净化利用,始终绕不开资金投入问题,池州市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确定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渠道、投融资方式和操作模式等,编制了三年实施计划和年度财务滚动预算,开展项目成本效益评估,分类分批抓好实施。匡算总体建设费用,共编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17个,总投资约210亿元。将试点方案细化为可具体落实的项目,开展成本效益评估测算,从总体上衡量把握建设的资金投入数量。排定财政投资计划,对于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重点是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省试点补助资金。根据市级财政承受能力,安排年度财政支出计划,纳入财政年度预算。进一步整合市级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环保等各类专项财政性资金,集中财力投入,发挥财政性资金的聚合效益和杠杆作用。遴选社会投资项目,对于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准公共产品或服务类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管理运营。如在主城区排水和污水处理上,我市已成功引入深圳水务集团参与经营管理,按一定年限转让特许经营权。对公共停车场项目,正在编制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管理经营的方案。发挥市场竞争作用,把水环境整治与开辟水上游线结合起来,引进企业投资,通过合资经营,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发展混合经济,形成社会共担的分享机制。制定差别化水价,坚持多用水多付费、谁污染谁付费,依法征收排污费,用经济手段传导海绵城市的理念。提高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确保建设工作有力有序实施。
四、坚强的组织领导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可靠保障
落实6项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抓好海绵城市建设,确保按计划、按进度组织实施。组织保障。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海绵城市总体工作,把握工作大方向。同时,对应设立规划组、项目组、技术保障组、工程组、考核评价组等具体工作单位,负责具体事项落实。市政府建立定期调度推进机制,每月召集2—3次会议,研究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建立严密组织架构,确保试点工作领导得力。制度保障。制定实施方案,出台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定等政策。着手制定低影响开发控制、雨水调蓄利用、城市供排水和节水、河湖水系保护、城市水污染治理、防洪排涝应急等管理办法。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研究出台相关地方标准、规范、技术导则和技术规程等。人才保障。聘请国家、省级专业技术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团队,对规划编制、实施方向、工作重点等进行全程指导。对工程技术,招标选择有资质公司承担,利用已有成熟技术。招聘引进部分紧缺的专业人才。加大对部门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机制保障。对政府性投资项目,遵循市场规则,将一律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实施主体。对PPP项目、股权投资,也将通过市场途径选择合作伙伴,发挥市场在投资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杜绝官员插手,防止暗箱操作、违规操作。对项目实施成效的市级评价,将采取政府部门牵头,尽可能交由专业公司进行评价认定。廉政保障。试点项目建设,涉及到大量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必须抓好廉政措施的落实。建立项目实施的廉政防控体系,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落实资金内控管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保障资金安全使用,确保干部廉洁。宣传保障。加强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重点抓好《城乡规划法》、《环保法》、《水资源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将各方的行为置于法律的框架下活动,做到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生产,公众依法办事。大力普及海绵城市知识,广泛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情况,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引导全社会自觉支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汇集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